李克强就业观

2016-06-07 15:38:05 91

李克强就业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来源: 财新网

在爱尔兰香农的加维农场,为了向一个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介绍远道而来的中国总理,爱尔兰总理肯尼选择了他心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你知道吗?这位爷爷去年解决了1000多万人的就业啊!

就业1.jpg

2015年5月17日,李克强总理夫妇在爱尔兰总理肯尼夫妇陪同下参观香农加维农场。


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向到访的李克强总理公开寻求最重要的“中国经验”:“尼日利亚年轻人众多、就业压力大,而中国有解决十几亿人就业的成功经验,希望中国也能帮助尼日利亚解决就业问题。”

当很多人在谈论中国GDP增速放缓的时候,一些敏锐的观察者则把目光聚焦到另一项指标:就业。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着重谈到了一组数据:2015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失业率分别接近5%、6%和9%,欧元区和南非更是高达10%和25%。在全球整体表现不容乐观的就业数据中,拥有13亿人口、9亿多劳动力人口的中国,201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人,2016年1月,在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首次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的情况下,失业率保持在4.99%的低位。

斯蒂芬·罗奇就此评论道:“不要低估中国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经济走向长期稳定的发展。我对此抱有信心。”

在春节后的首次讲话中,李克强总理表示,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

他在2月26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的视频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就业稳定,而且有所增加。这表明中国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就业”有多重要?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就业”第一次与GDP、CPI一起,成为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参照指标。

2015年底到2016年初,世界几大经济体几乎同步做出了一番遥相呼应的表态。美联储宣布四年来首次加息,其参考指标不是GDP、CPI,而是衡量就业率的“非农就业指数”;欧盟发布2015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调整对当年的GDP增速预期,其核心支撑同样是“就业形势”的变化。

而在2016年1月的一场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详解中国经济“新指标”,其中“就业”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必须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关注点也要随之转变,对主要经济指标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李克强说,“对于老百姓而言,第一位的就是就业,必须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就业下滑,经济增速即便再高也没有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GDP和CPI是衡量中国经济的核心指标。而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就业”与上述两个指标一起,成为本届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就此评论道,这反映了中国从“火力全开搞增速”,转变为“更强调质与效的提高”。美国彭博社撰文称,中国领导人越来越意识到,“确保就业岗位充足,比确保经济增长率更重要”。

当然,政府理念的转变也曾引起过市场波澜。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之初,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政府没有如市场预期一般“放水”,而是保持定力,迟迟“按兵不动”。

“人们纷纷猜测,本届中央政府的“底限”究竟是多少?”一篇新闻报道如此记录当时的情景。

直到李克强总理在当年7月的一番表态,人们才意识到,之前的猜测都“没猜到点子上”。李克强当时明确表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他进一步解释,所谓“合理区间”,是指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这是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区间调控”的理念,也是“就业”第一次被提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两个月后,在大连举行的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进一步阐述了他对“就业”的看法:“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

就业2.jpg

2013年9月10日,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明确表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

2015年3月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更明确地把“就业”作为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指标:“如果速度影响就业、收入,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

可以说,在本届政府的诸多决策中,“就业”始终是重要的参照指标之一。在处理中欧光伏产业争端时,李克强特别强调,这一产业涉及40万人的就业;谈到减税,他条分缕析地说明,给小微企业减税涉及到600万户市场主体,上千万就业人员;而在说明自己对出口的认识时,他说,出口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大概3000多万人,加上相关的配套产业,能带动大概1亿人的就业。

“就业”一直是贯穿在本届政府执政理念中的一条主线。在2014、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明确表示,“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有媒体统计,本届政府的前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通稿中,“就业”一词共出现了150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支持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等,都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这一“国家治理行政系统最高决策平台”的议题。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曾专题研究更加科学获取失业率数据的调查方法,确定由统计部门依法适时发布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数据,弥补现有“登记失业率”统计的不足。

“失业率是衡量经济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把调查失业率真正变成权威数据,这对判断整个经济形势至关重要。”总理说,“我们发展经济,最基本的还是保障就业。有就业就会有收入,老百姓就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就业”为何这么重要?

让经济增长从抽象的“数字”,转化为每位国民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既要“国强”,更要“民富”。

一些人认为,李克强之所以如此重视就业,是因为中国政府“挥之不去的劳动人口压力”。但辽宁省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回忆起一段往事,或许可被视为李克强“保就业”思想最朴素的注脚。

2005年履任辽宁省委书记之初,李克强前往抚顺一处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走访看望几户“零就业”棚户家庭。其时,因为资源枯竭、企业破产等多种原因,辽宁一些资源密集型城市出现了明显“失业潮”。大街随处可看到四处游荡的失业人群。当李克强最初提出前往棚户区调查走访时,一些工作人员觉得“很危险”,想要阻拦。

就业3.jpg

2005年履任辽宁省委书记之初,李克强前往抚顺一处集中连片棚户区,走访看望几户“零就业”家庭。

但李克强执意走进这片衰败的棚户区,现场不堪的情形给他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他坐在一户棚户区炕头前向“零就业”家庭居民当场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住上新楼房!”临行前,他专门掀开垃圾箱盖子,仔细检查垃圾。

“垃圾箱里连一片菜叶都没有。”一位工作人员回忆,“他们的生活条件太差了,能吃的、不能吃的部分,他们全都吃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次考察的触动,李克强在辽宁大力推动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并在2014年将这项工作写入了他就任总理后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总理在报告中说。他在那一年的记者招待会上进一步表示:“我在基层曾经访问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

一直以来就存在一种批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时期,并没有转化为同步的就业增长率,“中国许多家庭似乎错失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而李克强似乎更看重,把经济增长从抽象的“数字”,转化为民众实实在在的红利。

在就任总理后的首次经济座谈会上,李克强明确提出,必须把力气更多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而在两年后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他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造福了人民,人民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有报道称,在辽宁工作期间,为了真实了解“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李克强曾照着记录本给实名登记的家庭挨个打电话,一一询问:“你就业了吗?现在情况怎么样?”而在2015年4月考察吉林、“督阵”东北经济时,李克强曾严肃要求东北地区负责人,要更加主动作为,保障“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在此前一天的考察中,一位农民工告诉总理,他不远千里从重庆老家来到长春打工,只为了每天能“多挣30元钱”。来长春两年,他天天干完活累得倒头就睡,“连长春市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就业4.jpg

2015年4月9日,李克强在长春南部新城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与农民工交谈。

“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只为一天多挣30多块、抛家别子的农民工兄弟。如果我们的经济没有一定的增速作保证,那靠什么保障百姓就业?靠什么改善民众生活?”李克强的声调不高但掷地有声。

在2016年1月的一次座谈会上,总理更加明确地总结道,对于老百姓而言,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内部差距也比较大。因而必须确保就业增加、收入增长。不光要‘国强’,更要‘民富’!”总理说。

怎么保障每年1000多万人“就业”?

通过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GDP方面看虽是“慢变量”,但在就业方面却是“快变量”。放开手脚的创业者们,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李克强品尝了一杯创业者递给他的拿铁咖啡。这一发生在去年5月的场景,被视为总理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直接的身体力行的支持。

就业5.jpg


2015年5月7日,李克强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与年轻人边喝咖啡边聊创业。

“一杯咖啡的力量。”一家企业次日便打出这样的广告。

“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才有创业创新。就业是基础!”总理当天一句简短的表态,与考察创业大街的消息一起,在社交网络上广为传播。

此前两个月,李克强刚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这一数字曾引起很多观察人士的惊叹。英国BBC在晚些的一篇报道中发问:“要怎么安排这1000万人?”

李克强总理的不二武器是:“改革”。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就任总理之初,李克强就曾强调,扩大就业仅靠大企业、国有单位是有限的,必须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要以简政放权促就业,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开幕致辞中,李克强进一步表示,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创业兴业的热情,新登记市场主体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带动了千万人以上的就业。

也正是在这次致辞中,李克强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倡议激发了众多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拼搏热情,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持续不断的“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2000家。放开手脚的创业者们,不仅创造了“新的第一桶金”,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其效果堪称“立竿见影”。

2015年,在国内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新增749万大学毕业生,打破历史记录,但就业情况却逆势上扬。人社部对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调查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市场的求人倍率是1.09,也就是说,平均每位求职者对应着1.09个工作岗位。

“通过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GDP方面看虽是‘慢变量’,但在就业方面却是‘快变量’。”李克强总结道。

有媒体评论说,以增加投资提供就业机会,可能出现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把就业与创业、创新结合起来,通过激发民众的创造力,推动新兴行业加速成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地创造就业岗位。

这篇评论称:“这背后包含着李克强总理的创新精神、民生情怀和经济逻辑。”

“新经济”对“就业”支撑超出预期

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中国的“新经济”正在蓬勃兴起,对就业的支撑更是超出预期。

因为李克强总理的到访,位于浙江义乌的青岩刘村名噪全国。这个被誉为“网店第一村”的小村落,户籍人口不到1500人,却吸引了超过1.5万人在此从事电商业务,2014年,这里全年的电商成交额超过40亿元

就业6.jpg


2014年11月19日,李克强来到被誉为“网店第一村”的浙江义乌青岩刘村,考察电子商务、快递等新业态。

2014年11月,李克强在这里走访了一家批发货物的电子商务公司、一家销售亲子装的网店,还跟一位快递公司的“90”后小伙子聊天。有媒体注意到,在每个考察点,总理最先发问的不是销售额等具体经营状况,而是创业者来自哪里、是否大学毕业等与就业相关的问题。

“这从中可以看出,总理对新业态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作用寄予厚望。”一篇记者述评这样写道。

李克强从不掩饰对新生事物的浓厚兴趣,也不回避对新业态的包容和支持态度。在青岩刘村,他与网店店主探讨他们的模式是“B2B”还是“C2C”;在早些时候的一场座谈会上,他对地方负责人说,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大幅增长是个趋势,也带动了大量就业,要扶持这种新兴业态健康发展。

他曾公开表态:“为了增加就业,增加人民的收入,政府会坚定不移地支持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的发展。”

一个更为明确的信号是:2015年3月,“互联网+”和“新产业、新业态”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7.jpg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

在当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是否网购”的提问时透露,他最近在网上买过几本书。“书名不便说,避免有做广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

2016年初,这些依托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被李克强总理更为清晰地界定为“新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一阶段,传统动能的上升幅度已经有限,但新经济、新动能却正在蓬勃兴起。这对我们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说,“现在我国‘新经济’的初步形态已经形成,对就业的支撑更是超出预期。只要我们对‘新经济’充满信心,就会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

“就业”是衡量中国经济转型的一把标尺

就业数据不仅是衡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把标尺,也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

在为2013年第十六次全国工会代表大会所做的“经济公开课”上,李克强总理曾引用过这样一组数据:过去,我国GDP每增长1%,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GDP增长1%,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

短短两年时间,这一组数据出现了新的变化:根据2015年的经济数据测算,中国GDP每增长1%所带动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190万人。

“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反而加速增长,这与过去需要高增长、高通胀才能带动高就业情况不一样。”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执行理事长王远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在新的层次得到了发展。”

2013年~2015年,中国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6.1%一路上升至50.5%。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向好变化: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服务业比重接近50%,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这些新的变化是我们努力推动并乐于看到的”。

一个月后的座谈会上,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的就业率在全世界都是高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咄咄逼人”。

“中国正在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总理说。

持续走高的就业数据不仅是衡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把标尺,也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2016年初,李克强在山西太原召集15部委负责人、4个产能过剩省份负责人和24家钢铁、煤炭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

他强调,本届政府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去产能”,主要与新动能的培育形成有关。

“我们会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尽可能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他说,“这不仅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是为化解过剩产能创造必要的条件。”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质变”。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在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大转型开始了》的文章中写道:“去年中国的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GDP整体增长的一半是由服务业、而不是重工业贡献的,这一不同寻常的变化造成的结果就是,尽管GDP增速放慢,但中国的就业仍然坚挺。”

文章因此认为: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中国经济的转型已经在加快进行。

李克强总理则用技术进步的“S型曲线”模型进一步作了说明:在这一模型中,每一种技术的增长都是一条条独立的“S型曲线”。一个旧的技术走向曲线顶端,会出现增长率放缓、动力缺乏的问题,而这个时候,会有新的技术在下方蓬勃发展,形成新的“S型曲线”,最终超越传统技术。新旧技术的转换更迭,共同推动形成技术不断进步的高峰。

“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也是如此。”李克强说,“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正处于转型阵痛期,再让传统动能继续保持过去那样的高增长,不符合经济规律。但只要我们坚韧地挺过来,让‘新经济’形成新的‘S型曲线’,就会带动出中国经济新的动能!”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协会资讯
资料下载
闽ICP备‪15020799‬号 闽ICP备‪15020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