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若干方法
中国职协 张宗辉
技工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界一直在争论。持怀疑论者主要担心下列问题:技工院校有高水平的师资吗?培训内容切合企业实际吗?院校培养的人才别再是理论强技能弱的“学历型技师”?带着这些疑问,我前不久走访了北京市三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是北京工贸技师学院、北京首钢技师学院、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他们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些做法,让我大开眼界,使我确信技工院校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现择出他们的部分做法,分享大家。
一、在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中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中“高”的核心是创新创造能力。外在表现是能进行非常规产品的生产或者能够改进工艺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提高生产效率等。技术攻关恰恰是培养训练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它不是生产常规产品,而是解决生产中一些不太常见的技术难题。这些技术难题采用常规方法解决不了,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采用新工艺技术才能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运用起来,以达到生产合格产品或者提高生产能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反复设计方案、修改方案,试制——失败——再设计、再失败,直到成功。但就是这种“折磨人”的过程,使技工的知识和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强化,技能跨上新台阶。
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等三所院校都采用的这一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北京工贸技师学院为例,该校五个重点专业都运用这一方式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数控专业近两年间与16家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坚,完成了产品研发首件试制项目近百种。这其中包括天津赛象集团空客A320的组装夹具的试制,沈飞集团公司歼15发动机叶片模具的试制,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微型心脏供血器、空间泵和真空分子棒首件的试制任务。钳工专业与煤炭机械厂共同研究了钛合金深孔套料钻孔的加工方法。电气专业与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解决弧面凸轮加工制造的国家级课题,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烹饪专业引导学员将运用所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结合企业需求研发新菜品和设计新宴席方案。共编辑《学员菜品设计选》和《主题宴席设计》等14册,包括了学员设计研发的540道菜品和宴席设计方案。
攻关中老师带学生、师傅带徒弟,两个团队协同工作,在完成新产品研发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年轻技工。
二、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领军型高技能人才
高师才能育高徒。没有高师,培养高徒就是一句空话。领军型技能人才奇缺,是不争的事实。有的企业高水平技工甚至青黄不接、出现了技术断层,不得不将退休的老技师再请回来。培训领军型高技能人才也是技工培训最大的难点,关键是大师型技能人才太少。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首钢技师学院探索出一条新路:利用王文华国家级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人才优势,开展焊接工种领军型人才的培训和技术攻关。
该校认为首席技师工作室虽然依托首席技师而建立,但绝非是首席技师一人的事情,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师资团队作为支撑,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该工作室除大师本人外,学院还为其配备了8名校内外优秀的各具特色团队成员。并且在相关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该院以此为平台近两年间与相关企业12名优秀高技能人才签订师徒合同,同时校企携手共完成了600 余名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完成了首钢设备结构厂炼钢OG系统管道焊接技术攻关等技术革新项目5项。
此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用活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团队的师资资源,同时将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后备高技能人才这三类资源巧妙地结合起来,边攻关边培训,将育才与攻关融为一体,突破了领军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三、举办专题研修班培训高技能人才
专题研修班是规模化培训技师层次人才常用模式。首钢技师学院、北京工贸技师学院举办了多期培训,取得了较大成效。
首钢技师学院技师研修班的培训课题选自企业实际,师资团队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实践专家侧重现场实际工艺与设备知识的讲解,学院教师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实操训练。三种师资各展所长,有效地帮助学员实现理论与技能的双提升,在提高技能人才素质能力的同时,也解决了学员在日常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学员兴趣高,成就感强,企业也满意。
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的技师研修以“提升综合素质,解决实践问题”为主线,采用量身定制、四新传授和大赛定制等模式开展培训,深受学员和企业欢迎。烹饪专业采用量身定制开展技师研修,帮助学员均衡发展。他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工作岗位、求知需求的差异,先后为首旅集团各大星级饭店、全聚德和平门店、聚德华天等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厨师,量身定制研修计划。基本流程是,主讲教师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听取专家意见→设计教学方案→征求学员意见→修改调整方案→实施教学计划→考核总结交流→后续服务。
该校钳工和数控专业在讲授“现代加工技术、液压应用技术、多轴加工技术”等新技术方面采取“四新传授模式”开展培训。操作要点是,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为突破点,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
大赛定制模式是在北京工贸技师学院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针对技能大赛内容丰富、时间紧的特点,以“个人定制、强化训练、重点突破”的培训原则来制定培训方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例如钳工专业在承担对航天二院参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的培训中,采取“大赛定制模式”,收到良好效果,选手在大赛中包揽了前六名,其中3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得“航天技术能手”称号。
四、利用技师工作室“团队式”培训文化创意类高技能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特殊在它将文化艺术与多媒体技术高度结合在一起。文化创意是内容核心,多媒体技术是技术载体。针对这一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摸索出了一种新培训模式。即在企业名师的指导下,成立了若干专业的技师工作室,并以这些技师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在完成真实制作任务过程中,“团队式”培训高技能人才。以该校数字影视制作技术专业为例,学院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按照岗位专业能力和生产制作要求形成老师团队,学生也按照企业实际岗位组建学习团队。在不同项目中学生的岗位角色不同,通过团队式培养,实现了培训一专多能人才的目标。经过多批次的实践证明,用这一模式培训出来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较快。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高技能人才是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可百花齐放。上述几种方法,各有千秋。其成功却有共同之处:师资水平高,搭配合理;研修课题与企业技术攻关任务合二为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多赢。